彰武县疏林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彰武县干部群众构筑草方格固沙。 以上图片均为彰武县委宣传部提供
(资料图)
核心阅读
辽宁省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,属于典型生态脆弱区,新中国成立前后,全县土地沙化面积占比高达96%。70多年来,一代又一代的彰武人接续奋斗、治沙造林,土地沙化面积由524万亩降至不足200万亩,林地面积由18万亩增长至212万亩。
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林场阿尔乡护林点,林海深处藏着3间矮房,这是护林员李东魁的“家”。
一匹老马,一个水壶,8500多亩樟子松林,每天巡护10多个小时,李东魁一干就是36年……
绿了章古台,白了少年头。如今,李东魁已是满头华发,脸上皱纹似刀刻斧凿。如李东魁一般,在彰武,每一抹绿色背后都有一个奋斗故事。70多年来,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,彰武人创造了沙地变林海的绿色奇迹。
坚定信心,齐心协力建起防护林
驱车来到彰武县西北角,举目四望,树木葱茏。这里是阿尔乡镇北甸子村,村庄三面环沙,形似一支遒劲的树杈,直插科尔沁沙地。
早先,可不是这副模样。“一碗米、半碗沙,走一步、退半步。”72岁的村民陈其华,对当年风沙肆虐的情形记忆犹新,“夜里风势一大,早上得翻窗出去,清理掉齐膝深的流沙才能打开屋门。”
“沙进一步,人退一步,啥时候是个头?”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董福财急了,挨家挨户做工作——种树,治沙。
“沙窝窝里栽树,怕不是豁嘴吹灯白折腾?”一开始,应者寥寥,只有11名党员站了出来。
“用水难,套上马车去拉水,再一桶桶拎上沙丘;挖坑难,一边挖坑一边浇水,防止流沙回填;存活难,风沙卷走一棵补种一棵,摸索出一整套沙上种树好法子……”陈其华就是那11名党员之一。
最终,在村西头风口上,种活了3000亩杨树苗。后来,这片林被称作“党员林”“表率林”,更被大家称为“希望林”。
不再观望,北甸子人向流沙发起挑战,20多年来,全村累计植树300多万株,不仅守住了家园,也无声织就一段治沙传奇。
一个村,折射一个县。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,新中国成立前后,全县土地沙化面积占比高达96%,森林覆盖率仅为2.9%。
“向北,科尔沁沙地黄沙漫漫;往南,沈阳等城市组成的辽中南城市群咫尺可望。”辽宁省农科院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(以下简称“沙地所”)所长于国庆说,“面对蒙古高原呼啸而来的风沙,彰武退无可退。”
1952年,新中国第一家治沙科研单位——辽西省林业试验站(沙地所前身)在章古台镇成立,彰武打响风沙阻击战第一枪。
“依托沙地所等科研单位的科技支撑,我们坚持宜林则林、宜灌则灌,乔灌相结、针阔相融的原则,全面建设防风带、阻沙带、固土带三条林带,单近10年就累计实施造林43.1万亩,有效阻挡科尔沁沙地南侵。”彰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从一个人到一群人,从一棵树到一片林,治沙造林七十余载,彰武人交出一份优异答卷——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到2022年底,土地沙化面积由524万亩降至不足200万亩,林地面积由18万亩增长至212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2.9%提高到31.47%……
科学治沙,选种优势树种、恢复草原生态
走进沙地所大院,攀上30多米高的守望塔,耳畔松涛阵阵,脚下逾万亩樟子松林满目苍翠。
这片松林,来之不易。
1954年,首任所长刘斌和技术人员种下2000棵油松,但只有两棵存活下来。
痛定思痛,他们广泛搜集资料,最终发现樟子松耐旱耐寒耐瘠薄,适宜在沙地生存。可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呼伦贝尔沙地,引种到彰武是否会水土不服?
“遵循科学方法,选种、育苗、试种,仅用两年时间,老一辈研究人员硬生生将樟子松‘南移’8个纬度,落户彰武。”沙地所高级工程师王恩利介绍,而今,樟子松不仅在彰武县扎牢了根,还成为我国“三北”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。
“漫漫黄沙变绿洲的背后,是几代人投身林业科研一线,用一项项科研成果为辽西北固沙造林及‘三北’防护林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。”于国庆说。
以科技手段为支撑,以先进理念为引领,彰武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治沙之路。
离开沙地所,直奔大德镇,登上欧李山观景台,湛蓝的西旧府湖、起伏的德力格尔草原、纵横交错的防护林带尽收眼底。
“原先这里沙化严重,万亩沙丘哈拉嘎图年均移动3厘米。”大德镇镇长贾宏达介绍,“而现在,它不仅被四周的林、草、湖牢牢锁住,还成为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。”
经过几十年的治理,彰武生态环境逐步好转,但半流动沙丘、风蚀点问题仍然突出。因此,彰武加速由“一沙之治”向“生态之治”转变。
2018年8月,彰武启动实施百万亩草原生态恢复工程。“通过落实全面封育等措施,将区域内的森林、湖泊、草原、耕地和沙地等整合连片,目前已初步打造54万亩疏林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。”贾宏达说。
据介绍,近5年来,示范区内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20%提高到80%以上,流动、半流动沙丘得以固定,季节性危害风蚀点大幅减少,植被草层高度更是由5至7厘米提高到30至40厘米。
绿富同兴,探索光伏治沙模式
行走彰武,绿色果实处处喜人,昔日“沙窝窝”摇身变成“金窝窝”。
来到后新秋镇烧锅村八家屯,登高远眺。长空之下,400多亩光伏板整齐铺展。
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,彰武开始探索光伏治沙模式。“光伏阵列形成平铺式沙障,有效减少风速,光伏板遮光降温、减少水分蒸发,板下种粮种菜,实现农光互补。”后新秋镇副镇长吕顺说,“板上发电、板下修复、板间种植”的综合治理体系,可以有效缓解沙化地区人与环境间的矛盾。
51岁的烧锅村村民白雪飞就是受益者。“家里40多亩地流转给光伏发电企业,一年一亩租金780元,企业又把土地返包给村集体种粮,我们在这干活,一天工钱150元。”白雪飞说。
柳河,彰武的母亲河,从科尔沁沙地一路蜿蜒穿行,水少、沙多。2019年7月,彰武启动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,通过实施堤防工程,减少沿岸水土流失;实施“稻田湿地”工程,引入闹德海水库富余水资源,将旱田改造为水田,实现夏秋季水面覆盖、春冬季留茬固沙,有效改善耕地沙化问题。
“原先在沙窝窝里种玉米,种一坡,收一箩;现在旱改水,水稻亩产达到千斤以上,而且还能留住泥沙,地越来越肥。”大冷镇木头村村民刘凤霞说。
在阿尔乡镇阿尔乡村,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明正忙着申请资金,计划新建一座玉米压片厂,为村里的肉牛养殖户提供饲料来源。在她的带动下,目前全村有200多户村民通过养牛增收致富,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.8万元。
今年34岁的李明明正是李东魁的女儿,2011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,“我父亲的梦想是让家乡绿起来,而我的梦想,是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。”(本报记者 郝迎灿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6月12日 第 13 版)
责编:张靖雯
关键词:
-
七十年, 种出片片“希望林”(美丽中国) 全球热消息
彰武县疏林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彰武县干部群众构筑
-
魅族20 INFINITY无界版开售 6299元起
在今天上午10点,魅族20INFINITY无界版正式开始销售,起价为6299元。魅
-
海康威视回应英国拟限制安装中国企业监控设备:看到相关新闻 公司在国外政府机构现成的设备不多 环球今头条
海康威视回应英国拟限制安装中国企业监控设备:看到相关新闻公司在国外
-
长腰美背 别克Electra E4官图发布_焦点快播
6月12日,行车视线从别克官方获悉,旗下全新车型ElectraE4官图正式发布
-
微视频|加强教育强国建设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_天天热推荐
6月11日是中国人口日。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。近日召
-
成都大运会2023年测试赛收官
原标题:成都大运会2023年测试赛收官中新社成都6月11日电(贺劭清岳依
-
环球信息:跟女方没有发生任何关系,发出去的钱还能要回来吗?有照片跟电话
跟女方没有发生任何关系,发出去的钱还能要回来吗?有照片跟电话
-
曝光自证未偷拍大叔的女生发微博道歉
曝光自证未偷拍大叔的女生发布微博表示:“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件事情给您
-
爆笑虫子第二季 当前视点
1、为第二学期出的是OVA,每两个月出一集。2、“《萝莉的时间2学期》的O
-
播报:原腾讯QQ空间负责人,T13专家,黄希彤被爆近期被裁员,裁员原因令人唏嘘。。
点击上方“码农突围”,马上关注这里是码农充电第一站,回复“666”,
-
法网女双历史性一刻!王欣瑜/谢淑薇进决赛,海峡组合冲冠有意义 聚焦
法网女双历史性一刻!王欣瑜 谢淑薇进决赛,海峡组合冲冠有意义
-
环球关注:江西就“鼠头鸭脖”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,此前涉事高校每月食堂收到大量投诉
江西就“鼠头鸭脖”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,此前涉事高校每月食堂收到大量
-
【全球时快讯】东莞信用贷款是什么?_热点聚焦
东莞信用贷款是指在东莞地区,由银行、金融机构等信用贷款机构向符合一
-
什么是方波、矩形波、修正正弦波、纯正弦波?
什么是方波、矩形波、修正正弦波、纯正弦波?如图所示:
-
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:陈雨菲晋级女单半决赛
6月9日,陈雨菲在比赛中回球。
-
显示器销量TOP10公布:AOC第一 小米第二
相关数据表示,在一季度中国大陆显示器的出货量为613万台;线上和市场
-
3系换什么避震好(3系用什么避震?)
相信大家对3系换什么避震好,3系用什么避震?的问题都很疑惑,这个问题
-
窒息灭火法是指什么_窒息灭火法-世界报资讯
1、按照燃烧原理,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
-
昌都宝藏男孩,完成了5400公里的G318骑行 世界播资讯
我叫肖遥,是一个生活在西藏昌都的骑行爱好者。国道318是中国第二长国
-
2023年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开赛 44支队伍竞渡九龙湖-全球即时
2023年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开赛44支队伍竞渡九龙湖图为赛事首日的22人龙